学生活动
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子赴流坑开展写生实践(上)
来源: 发布人:w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5-05-15

艺术设计学院讯(文:阮文杰)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23级环境艺术设计和美术学专业的学子们于2025年5月11日下午15:00出发流坑写生基地。本次实践以扎根田野的实地考察与艺术创作为双翼,在锤炼学生专业功底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引导其沉浸式体悟传统民俗文化中流淌的审美意蕴与精神密码,让古老文明的血脉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滋养文化自信的根系。

 

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始建于五代南唐时期(距今约千年)是一座以董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被誉为“千古第一村”,“中国明清古建筑活化石”。村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与文化遗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江西赣派建筑的典型代表。

 

 

青砖灰瓦的老屋错落层叠,斑驳的马头墙映着暖阳,石板路上晃着零碎的光影。溪水绕过古樟树淌过石桥,三两写生的人散在巷角,炭笔沙沙勾出飞檐翘角的轮廓,水彩晕开老墙上的苔痕与裂纹。风过时,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千年的故事悄悄融进画纸里。

 

每晚归营后,专业教师分组讲评:美术导师逐幅解析写生稿的构图与笔法,环境设计组则带着测绘仪推敲建筑模型数据。师生围案切磋,炭笔与数据屏交错闪烁,古村光影在理论与实践中渐次通透。

 

这场流坑写生之旅,不只是田野课堂,更是一场解码时光的修行——炭笔丈量飞檐弧度,卷尺探入砖雕肌理,速写本里躺着半幅褪色的门神彩绘。未来几日,墨色将渗入砖缝年轮,测绘仪的红光会剖开斗拱榫卯,当晨雾漫过状元楼的瓦当时,年轻的手正将百年建筑密码转译成线条与数据。古村在绢纸与建模软件间渐次重生,而檐角铜铃,始终悬着一卷未完待续的画卷。

 

上一篇:江西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子赴婺源开展写生实践(上)

下一篇:志愿活动||携手传递爱,温暖求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