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2025国际时尚艺术节数字设计应用技术大赛在江西服装学院艺术楼举行。本次大赛由江西服装学院主办,艺术设计学院承办,汇聚了全校各专业学生同台竞技,共同围绕“AI×数字化人台上的艺术”这一前沿主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创意角逐。
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学生探索传统艺术技巧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潜能,并推动人工智能与设计学科的深度融合。大赛为全校学子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展示平台,让他们能够紧抓时代机遇,大胆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将个人对未来生活的独特想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创作出兼具艺术感染力与前瞻性的优秀作品,展现江服学子的创新精神与设计实力。


此次活动共268名选手参赛,设置美术学、视觉传达、数字媒体与环境艺术四个赛道,全面考察选手的综合设计能力。比赛于上午9时正式拉开帷幕,各个赛场迅速进入紧张而有序的创作状态。选手们全神贯注在电脑前,运用人工智能工具探索创意的无限可能,或在画板与专业软件中将数字灵感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现场充满了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

各赛道任务各具特色,精准对接专业方向。美术学赛道的选手们致力于将AI生成的创意造型与传统绘画媒介相结合,探索“人台”的艺术化重构;视觉传达赛道的选手则聚焦于将“人台”转化为具有高度传播力的视觉符号,并应用于品牌或海报的系统化设计中;数字媒体赛道的选手以“非遗IP+娃衣”为创作方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3D虚拟时尚设计,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魅力;环境艺术赛道的选手则将“人台”意象融入空间装置与环境表现中,构建出富有叙事性的艺术场景。整个比赛过程不仅是对选手专业技能的考验,更是对其创新思维、跨界融合能力的一次检阅。


来自马来西亚城市大学SITI FAIRUSZ.AINUDDIN SHAH院长一行莅临我院进行友好访问与竞赛交流。在我院领导班子的陪同下,代表团一行深入学生竞赛现场,实地观摩了各赛道选手的精彩创作过程。同时参观了学院各专业工作室,在油画工作室,他们仔细观看了学生们充满表现力的作品,并了解不同绘画技法和材料的应用。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更是展示了学院在融合前沿技术与艺术创作方面的实力,从虚拟现实到数字动画,学生们展现了前沿的数字艺术成果。在陶艺工作室,被精湛的工艺和富有创意的作品深深吸引,详细了解了陶土的塑形、烧制等过程,对学生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能力表示赞赏。在国画工作室,院长一行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和意境表达表示赞赏,并对学生们传承和创新国画技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令人惊喜的是,院长一行还在现场挥毫泼墨,亲笔书写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更成为了一次珍贵的文化交流瞬间。


经过紧张的评审,下午16时,大赛颁奖典礼在艺术楼中庭隆重举行,江西服装学院副校长刘孜杰、学院党委书记冯琼芳、副书记黄超群、副院长卢振邦、院长助理雍自高、教研室主任、裁判团老师、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出席活动,典礼活动由江源老师主持。


冯书记鼓励同学们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探索“人机协同”的创作模式,将AI技术与传统艺术、人文关怀深度融合。冯书记强调,数字设计不仅追求技术卓越,更应承载思想内涵与社会责任,鼓励师生用设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艺术设计服务社会。他预祝同学们在未来的设计创作中取得更大成就。
裁判团王健老师对本届大赛参赛作品进行了深入而专业的点评,结合艺术创作理念与表现手法,分享了独到见解,为选手们的未来创作提供了宝贵参考。随后,裁判长付喜萍老师隆重宣布了最终获奖名单,现场气氛热烈,与会领导及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发奖项,并向他们表示祝贺。




最后,刘孜杰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肯定了本届“AI+数字化人台上的艺术”主题大赛,赞扬了268位参赛同学的创意激情和作品的专业水准。刘副校长强调,大赛促进了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对提升学生跨学科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数字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三点要求:夯实基础、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融合创新、打造高效协同竞赛团队;放眼全球、构建多元开放交流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鼓励师生在未来创作中再创佳绩。


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2025“润华奖”数字设计应用技术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赛事以“AI+数字化人台上的艺术”为主题,充分展现了师生的创造力与实践能力。赛事不仅促进了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也为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搭建了平台。让我们以创新之名,携手共绘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好未来。
艺术设计学院
2025.10.21